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酒店数字化转型步伐。作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之一,现代化的酒店正尝试通过多元线上服务,以科技手段降低人力成本、提升入住体验,探索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之道。
“智”在何处
我国智慧酒店产业发端于智慧旅游、智慧饭店。当前,智慧酒店的前端设计主要有两种模式:
智慧酒店是采用“全套智能化”的阿里巴巴“菲住布渴”无人酒店。其采用全场景“人脸识别+语音识别”技术。
第二种模式是“部分智能化”,其特点是将部分重复性工作的执行主体由人变为技术,从而释放人的价值;技术作为辅助,员工仍是服务主体。
面向未来,智慧酒店后端架构也会进行智慧升级。智慧酒店后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三大主体与12个子系统。其中,三大主体分别为物业管理、信息管理、环境管理;12个子系统分别是酒店管理(内部再集成客户管理、员工管理、财务管理系统等)、车库管控、空气调节、智能楼宇、广播音响、卫星接收、综合布线、无线网、计算机通信网、移动通信、火灾报警、安防维护。
“盈”在何处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全球酒店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,而智慧酒店盈利优势愈加凸显。
节约成本。人力成本方面,智慧酒店产业不断产出劳动密集型工作场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,让机器替代员工执行重复性的低价值工作,可大幅节省酒店人力;能耗成本一般占酒店总成本的8%~15%,引入智慧酒店系统将减少各类能耗。
提高收入。智慧酒店背靠大数据底层服务,可跟踪内部运营数据,指导部门布局、营收结构进行优化。同时,智慧酒店可以通过高效服务缩短无效时间,提高消费容量,增加收入总值。
“难”在何处
初期投入较高,资金支撑乏力。智慧酒店前期购置投入大,中期更新改造难,后期维护成本高,因此企业在技术迭代方面资金短缺、投入不到位等状况十分常见。这会导致智慧酒店系统不完整,甚至出现质量问题,“智慧”仅仅走个过场,顾客体验并未获得优化,酒店营收也未如预期般增加。
科技浮于表面,忽视顾客刚需。对智慧酒店的认知片面化,只停留在装修升级、设备改造、系统搭建等“器”的层面,缺乏与之配套的长远规划、学习投入、业务调整。也有顾客发现一些智慧酒店噱头多多,却连卫生、热水、隔音都未做好,而这些细节往往才是顾客基本的诉求。
专业门槛较高,人才储备不足。智慧酒店是典型的复合型产业,涉及旅游管理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知识,覆盖酒店管理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心理学等多个专业模块,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具备综合专业背景。虽然智慧酒店愿景美好,国家也已将相关配套教育的布局提上日程,但当前“智慧型人才”储备不足问题仍迫在眉睫。
规范建设欠缺,资源重复浪费。智慧酒店链接了传统酒店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,系统工程复杂, 需要政策规范引导。然而目前,国家还未出台相应建设规范、评定规范、接口标准,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智慧酒店行业的企业混战、接口重复开发等问题,造成资源浪费。
“路”向何方
找准自身定位。智慧酒店建设初期,应先确定酒店类型、客户群体,然后评估自身投资能力、客户消费能力、客户对智慧化产品的需求(如会议预定、客房指引等),结合自身定位、客群特征、综合预算,敲定合宜的智慧解决方案,而不是—开始就胡乱堆砌智慧化设施,造成服务资源错配与浪费。
落实效益监测。投产之后,智慧酒店要将各个软硬件项目目标与可测量的KPI指标对应,使这些已落地的解决方案可评估、可调整、可优化。譬如将客户体验与OTA(online Travel Agency,在线旅游)上的评分星数挂钩,将提升收入与RevPAR(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,每间可用客房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)挂钩,将效率提升与人房比挂钩等,从而保留和扩建有用设施,调整和剔除冗余设施。
洞察用户数据。稳定运营后,智慧酒店应发挥数据分析优势,对客户大数据进行合法获取、合规分析、合理打通(移动端、酒店管理系统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),输出高精度的用户画像,制定系统化营销策略,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,避免智慧酒店科技异化、品质退化。
加强跨界融合。智慧酒店建设涉及酒店服务、信息技术、传统制造、金融服务等多种交叉业态,这种“酒店+”模式能够打通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禀赋,调动跨界资源互惠、技术互补,打破智慧酒店“为智能而智能”的固有思维,化解“技术服务商不懂运营”“酒店运营人不会用设备”等尴尬局面。
关注人才培养。应制定专项计划,完善基础理论,编制专业教材,引入优质师资。尤其是旅游专业院校,可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企业案例及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”“数据科学”专业的教学内容,开设系列课程,加强校企项目合作、人才对接,助推智慧酒店人才工程可持续发展。
更多资讯:智慧酒店